学生怎样自选自制校服?

日期:2016-01-16 / 人气: / 来源:未知

《京华时报》载:继国家标准委发布中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后,7月13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称,校服的生产和采购均应执行国标,学生可以自愿购买校服,也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

不应只是制作权的回归

朱昌俊(媒体人):校服是直接脱胎于教育理念的产物。没有鲜明和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校服的颜色与样式也就难免单一化。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近日在某语文教育论坛上感叹,今天中国教育界,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学方式越来越规整、越来越僵硬、越来越均匀,虽然总体实力有明显的提升,但一流人才难得一见。而在倾向于“规整”的教育理念下,让人赏心悦目的校服同样“难得一见”。

高度同质、脱离时代审美趣味的校服,或许正是迷失的教育理念的一种隐喻。洞悉了这一点,就不难发现,允许学生自行选购、制作校服,或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教育体系的育人理念能够实现同步更新。毕竟,若无校方的接纳,即便校服最终在家长和学生的选择之下“出炉”,也可能在学校出遭遇“水土不服”。再说,《意见》中对学生自行选购、制作校服仍有前置规定:必须按照所在学校校服的款式、颜色。

“私人订制”校服一举两得

张立美(教师):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新规,学生自愿购买校服,也允许学生家长根据学校公布的校服款式、颜色,自行去服装店、裁缝店选购、制作校服,实质上意味着学生可以“私人订制”校服。这就打破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垄断购买校服的渠道,给学生在购买校服上享有更多的选择权。一旦学生家长认为学校统一购买的校服不划算,并非物美价廉,那么很可能选择自己去裁缝店给孩子定制一套质量较好、价格也适中的校服,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没办法从中谋利,断了校服定点、定商标产生的腐败财路。另一方面,学生或者专业设计人员参与校服设计,这让校服在设计上除了考虑整齐统一因素之外,还考虑到校服的美感和学生对个性的追求,能让中国式校服有机会穿出“时尚范”,更显青春活力。

允许不穿校服才有诚意

张永琪(记者):校服新规虽有进步,但穿不穿校服、穿什么校服实际上是由学校说了算,所谓学生自愿购买校服等,不过是一句空话。因为,学生若不服从学校的意志,不愿穿校服,或自行选购、制作校服,很难变为现实。若学生伸张权利,与学校较真,就会没有好果子吃。所谓学生自愿购买校服等,不过是画上的苹果——好看不能吃。

退一步说,学校为了面场,允许学生不穿校服或自购自制校服,但在操作上也是困难重重。目前校服主要由采购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企业采购,生产企业会按照合同生产,学生自行选购校服就无从谈起。若自行制作校服,那么困难就更大。一者校服的色彩、样式等需要有人提供,有人愿意提供吗?二者很难做到与学校统制的校服一模一样。若学校以不符合要求予以一票否决,学生就会“人财两空”。



徐剑锋(职员):当“自愿”落地时,似乎又陷入到另一个纠结:没有自愿原则的时候,担心“被坑被宰”;可以“自行选购”的时候,又怕引来“另类”非议。一方面,受从众心理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作祟,有几个家长敢搞“特殊”?另一方面,脱离“集体主义”,过于放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反而会强化教师“差别对待”的潜意识,进而对可塑期的学生形成定势思维。

    监管到位胜过有“自选动作”

考量校服问题,不仅仅在于要给学生多少权利,更在于如何保障学生权利不受侵害。其实,在校服生产监管领域,相关标准并不缺乏,真正的问题在于:招标采购是否公开透明?有没有厂校利益勾结的腐败现象,甚至沦为校方或决策者的敛财工具?换言之,如果采购、监管等环节都能“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责”,并且保证买卖完全程序正义和信息公开,家长买得放心、学生穿得安心,又何须煞费苦心另搞“自选动作”呢?
 

作者:admin


现在致电 020-6635-950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