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不仅是中学生的课题

日期:2015-12-31 / 人气: / 来源:未知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往往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但广州华师附中的学生们却提前为自己“策划”了一个葬礼。近日,在华师附中“欧洲文化巡礼”选修课上,老师给学生们留下了一道作业题目: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人世,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如何回忆你?同学们交来的作业让老师感到惊讶。

    用老师们的话来说,令他们惊讶的地方在于,初中的孩子,面对虚构的葬礼和死亡,竟然“那么豁达那么真诚”,与中国社会传统上对死亡的避讳态度大相径庭,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大人。而且,初中生写得比高中生“放得开”。这说明,由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被“社会化”,并且耳濡目染成人社会的死亡禁忌,我们对死亡的焦虑、恐惧、不愿正视,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后天一步步习得的。

    我想许多有过西方社会生活经验的人,都能体会死亡议题上的中西差异。比如,在西方葬礼致辞时可以说笑话,拿死者开玩笑,放在传统中式葬礼,恐怕会被打。在巴黎时我曾专程去拜访拉雪兹神父公墓,这片墓园几乎可以用美丽来形容,巴 尔 扎 克 、肖 邦 、王 尔德……所有的墓冢都是为克服世人对死亡的恐惧而建。看到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的一小格大理石骨灰盒,我感到的是宁静,还有平等。想起幼时大人警告别去荒野墓园别惹上“脏东西”,你足以感知人们对死亡死者的态度有多么不同。

    “什么是死亡”,对于家长来说,小孩提出的这个问题,回答难度不亚于“小孩是怎么来的”。台湾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多年的学者张淑美教授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而实际上,接受死亡教育,告别吓唬,不仅是对中学生提出的课题,也是对所有人提出的课题。

     但有关死亡的话题,往往为恐惧所裹挟,窄化为两脚一蹬、双眼一闭的恐怖场景,或只联想到葬礼、生离死别。其实死亡与病重照顾、临终关怀、亲朋离世后的自我心灵照顾,继承权与健康保险,乃至自杀、堕胎、死刑、安乐死、艾滋病等议题息息相关。死亡勾连起如此丰富的人生面相、个人福祉及社会关切,实在难用一道问答题或一篇作文就能穷尽。

    近年来耶鲁大学明星教授谢利·卡根主讲的《死亡》课程,透过网络公开课,受到许多网友追捧。但在国内,学校还缺乏系统的死亡教育,也缺乏配套教材和师资。就连性教育已十分普及的今天,死亡教育,似乎比性教育更难进课堂,这样看,华师附中的尝试是一个好的开端。看到中学生的虚拟“葬礼”作文,我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亲人、师友的逝去,不是每次总能顺利与伤痛、失去和解。假如有死亡课程帮助,总比独自一人千山万水的心理跋涉要好得多。把孔夫子的话反过来,未知死,焉知生,也许更符合教育本身的规律。

作者:admin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相关内容 Related

现在致电 020-6635-950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